第21號鋼琴奏鳴曲 (貝多芬)

C大调第21號鋼琴奏嗚曲,作品編號53,是路德维希·范·贝多芬鋼琴奏鳴曲。 別名為《華爾斯坦》(Waldstein),於1801年出版,作品題獻給於波恩時認識的華爾斯坦英语Count Ferdinand Ernst Gabriel von Waldstein伯爵

這首奏鳴曲以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而著名,特別在最後一個樂章,演奏者需要持續的進行快速的八度行進、快速十六分音符及其三連音的樂段、持續顫音以營造持續音等的效果。全曲演奏時間為25分鐘。

樂曲結構

I. Allegro con brio

II. Introduzione – Molto adagio

III. Rondo – Allegretto moderato – Prestissimo

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?请参见媒體幫助。

本奏鳴曲共分成三個樂章:

  • 第1樂章:精神的快板(Allegro con brio)common time
  • 第2樂章:引子:持續的行板(Introduzione: Adagio molto ),不間斷地接入(attacca)
  • 第3樂章:迴旋曲:中等的小快板—最急板(Rondo. Allegretto moderato — Prestissimo)
    cut time

樂曲分析

第一樂章

採用奏鳴曲式結構,呈現部可分成兩部份。第一主題以主和絃開始,配以下行的快速級進;第二主題則採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和弦組成,再配以八分音符三連音切分音來加強織體

 {
#(set-global-staff-size 18)
{ \new PianoStaff <<
 \new Staff { \relative c {
 \once\override DynamicLineSpanner.staff-padding = #4
 \clef bass \time 4/4
 \tempo "Allegro con brio" 4 = 176
 \override DynamicLineSpanner.staff-padding = #2.5
 r8\pp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c e>
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c e> <d fis> <d fis>
 <d g>4.( b'16 a) g8 r r4
 \clef treble \grace { cis''8( } d4~)( d16 c b a g4-.) r4
 } }
 \new Staff { \relative c, {
 \clef bass
 c8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
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g'> <c a'> <c a'>
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
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 <b g'>[ <b g'> <b g'> <b g'>]
 } }
>> } }

第二樂章

只有28小節,如標題所示,是作為下一個樂章的引子。旋律部份以附點節奏為主,及後進入左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過場後,以八分音符的和弦直接進入迴旋曲部份。


 \relative c' {
 \new PianoStaff <<
 \new Staff { \key f \major \time 6/8 \clef bass
 \tempo \markup {
 \column {
 \line { INTRODUZIONE. }
 \line { Adagio molto. }
 }
 } \set Score.tempoHideNote = ##t \tempo 8 = 30
 r8 c,16.\pp c32 a'8^\markup ten. r a16. a32 dis8^\markup ten. r <e gis,>-.( <e b gis>-.) <e b gis>4 r8 \clef treble
 r b16. b32 g'!8^\markup ten. r cis,16. cis32 ais'8^\markup ten. r <b fis b,>-.( <b fis b,>-.) <b fis b,>4 r8
 }
 \new Staff { \key f \major \time 6/8 \clef bass
 <f,, f,>4._\pp <f f,> r8 <e' e,>-.( <e e,>-.) <e e,>4 r8 <e e,>4. <e e,> r8 <dis b dis,>-.( <dis b dis,>-.) <dis b dis,>4 r8
 }
 >>
 }

第三樂章

以左右手交叉的方式,左手在高音區奏出主旋律,而右手則在低音區作分解和弦演奏,旋律及後以八度方式加以突出。

 {
\new PianoStaff <<
 \new Staff = "up" {
 \tempo \markup { \column {
 \line{Rondo.}
 \line{Allegretto moderato. }}}
 \relative c {
 
 \clef bass
 \time 2/4
 \stemDown
 r16 e g c e e, g c e e, g c e e, g c r f, g b d f, g b r e, g c e e, g c r e, g c e e, g c e e, g c e e, g c r f, g b d f, g b r8 e,16 g c e d c
 }
 }
 \new Staff = "down" {
 \relative c, {
 \clef bass c8 r8\clef treble g''''4 g4. e8 d4 g, c e8\clef bass r16 c,, c,8 r\clef treble g''''4 g4. e8 d4 g, c8 r4 r16 \clef bass g,,
 }
 }
 >>
}

被更換的第二樂章

貝多芬現時留傳了一首鋼琴慢板作品《喜愛的行板英语Andante favori》(Andante favori,WoO57),根據亞歷山大·會德豐·泰勒英语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在《貝多芬傳》中的講述,貝多芬的一位朋友曾經談及此奏鳴曲過於冗長,使他不能夠慼付,後來貝多芬得悉後,便將此樂章抽起,改為現時版本的引子部份,後來當此奏鳴曲出版時,《喜愛的行板》也同時獨立地出版[1]

注釋

  1. ^ Thayer, Alexander Wheelock The Life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Vol. II, Chap. III The Year 1805, Translated by Henry Edward Krehbiel, (1921) New York: The Beethoven Association.

外部連結

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:第21號鋼琴奏鳴曲
  • 波恩貝多芬之家有關《第21號鋼琴奏鳴曲》資料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(德文)
  • 貝多芬《第21號鋼琴奏鳴曲》: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
  • 希夫·安德拉斯談論貝多芬的第21號鋼琴奏鳴曲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帕福利·江珀潘恩(Paavali Jumppanen)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內的演奏版本

參考文章

  • Beach, David, Donald Mintz, and Robert Palmer (Winter 1969). "Analysis Symposium: Beethoven: Sonata, Op. 53." 音樂理論期刊英语Journal of Music Theory, vol. 13, no. 2, pp. 186–217.
  • 巴里·庫珀 (April 1977):"The Evolution of the First Movement of Beethoven's 'Waldstein' Sonata." 音樂與書信英语Music & Letters, vol. 58, no. 2, pp. 170–191.
貝多芬鋼琴獨奏曲
鋼琴奏鳴曲
早期
  • f小調第1號,作品2/1
  • A大調第2號,作品2/2
  • C大調第3號,作品2/3
  • 降E大調第4號“大奏鳴曲”,作品7
  • c小調第5號,作品10/1
  • F大調第6號,作品10/2
  • D大調第7號,作品10/3
  • c小調第8號“悲愴”,作品13
  • E大調第9號,作品14/1
  • G大調第10號,作品14/2
  • 降B大調第11號,作品22
  • 降A大調第12號,作品26
  • 降E大調第13號,作品27/1“幻想曲似的”
  • 升c小調第14號“月光”,作品27/2
  • D大調第15號“田園”,作品28
中期
  • G大調第16號,作品31/1
  • d小調第17號“暴風雨”,作品31/2
  • 降E大調第18號,作品31/3“狩獵”
  • g小調第19號,作品49/1
  • G大調第20號,作品49/2
  • C大調第21號“華爾斯坦/黎明”,作品53
  • F大調第22號,作品54
  • f小調第23號“熱情”,作品57
  • 升F大調第24號,作品78“特蕾絲”
  • G大調第25號,作品79
  • 降E大調第26號“告別”,作品81a
  • e小調第27號,作品90
晚期
  • A大調第28號,作品101
  • 降B大調第29號“槌子鍵琴”,作品106
  • E大調第30號,作品109
  • 降A大調第31號,作品110
  • c小調第32號,作品111
變奏曲
小品
其他
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
国际
  • VIAF
各地
  • 西班牙
  • 法国
  • BnF data
  • 加泰罗尼亚
  • 德国
  • 以色列
  • 美国
  • 澳大利亚
其他
  • MusicBrainz work